iT邦幫忙

2023 iThome 鐵人賽

DAY 26
0
Web 3

Web3新手初探筆記系列 第 26

分叉 & 分片 & 側鍊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軟分叉

軟分叉是一種向前兼容的升級方式。所有節點不需要立即升級,只有一部分節點(通常是礦工和節點運營者)升級到新版本,而未升級的節點依據可以運行。如Segregated Witness(SegWit)是比特幣的一個軟分叉,它引入了一種新的技術是隔離驗證技術,此技術是把簽名存入別的地方,使存入區塊內的資訊減少增加區塊空間,因此來讓交易速度更快。

硬分叉

硬分叉是一種向前不兼容的升級方式。新的規則或協議與現有規則不兼容,可以做出較底層邏輯更新,因此所有節點必須升級,否則無法運行。如果有節點不升級,它們將保持在舊鏈上,形成一個新的分支。如Ethereum是一個常見的例子,因The DAO事件導致硬分叉出了兩條鍊,回滾的鍊是現在的Ethereum,而沒有回滾的鍊則成了Ethereum Classic 。

分片

分片(sharding)是為了讓以太坊增加可拓展性所使用的技術,與其他側鍊、Rollup等擴容方案不同,分片主要是實現在Layer1這層的技術,已在以太坊2.0中使用。其像是將一條鍊細分成64條小鍊,其分別負責區塊中64分之ㄧ的交易訊息,使得交易可以並行處理,藉由減少節點的運算及儲存,以實現更快的交易速度。

分片將算力分散,有可能使得攻擊者的成本降低,因為只需要集中攻擊其中一個的分片,不過以太坊在實施上也有對應的措施,在分片時會採取隨機抽樣,讓攻擊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可以集中節點,其採用zk-SNARK的零知識證明技術來確保分片提交出來的數據都有一定的正確性。

側鍊

是一條獨立的區塊鏈,其有自己的共識機制,其安全性及交易的速度也都是由其項目方所決定的,其目的是為了解決主鍊的可拓展性及交易速度,其過程是當用戶使用側鍊時,會在主鍊將一部分的資產轉入特定的合約地址,接者側鍊收到訊息將會轉移在側鍊上給用戶生成定量的資產,然後這個資訊將會被側鍊的礦工打包寫入側鍊的區塊,如要轉回主鍊,則會銷毀側鍊上的資產,在解放原本在主鍊上合約地址的資產。相較於Layer2側鍊是一條獨立的區塊鏈,可發揮性較大,但相反的其不依靠主鍊的安全性,因此不論是跨鍊橋或是側鍊本身都還是有其風險。

Polygon

原為Matic Network改名而來,原先是使用Plasma的技術,而代幣還是維持Matic,其項目是希望可以打造支持以太坊全方位的擴容方案,因此其除了側鍊外也開發Layer2的Rollup技術。


上一篇
DAO
下一篇
Layer1 & Layer0
系列文
Web3新手初探筆記32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